《马友友 巴赫:无伴奏大提琴组曲》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,是音乐史的一个奇异现象,自面世以来即广为人注目。对思考空间自由的马友友而言,演奏这些他自幼熟知的作品,寻找乐曲的启发性比遵守传统温雅风格重要得多,这也是此版之所以为人称道之处。
在 巴赫时期,大提琴还是受争论的乐器,而选择它作为独奏写作的乐器,则更是大胆的尝试。在那个时代或更早,有许多作曲家也曾尝试写过提琴家族的演奏作品,这 些作品都在乐曲的铺陈和和声特性上受到限制:这个时代美的准则是如何展现复调旋律之美,而这也是巴赫创作这六首作品的难度所在。在提琴家族中,大提琴尤 甚,同时驱动两根以上的弦演奏对位旋律是不可能做到的。那么,如何借着单旋律的进行,暗示对位旋律的存在,则在巴赫的大、小提琴无伴奏组曲中明白昭示给后 人。
《马友友 巴赫:无伴奏大提琴组曲》荣获格莱美最佳乐器独奏奖,近年来首度以专辑单独装个别发行,DSD技术重新Remastered处理。
CD 1
1-6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. 1 in G Major, BWV 1007(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1007)
7-12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. 4 in E-flat Major, BWV 1010(降E大调第四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1010)
13-18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. 5 in C minor, BWV 1011(C小调第五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1011)
CD 2
1-6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. 2 in D minor, BWV 1008(D小调第二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1008)
7-12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. 3 in C Major, BWV 1009(C大调第三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1009)
13-18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. 6 in D Major, BWV 1012(D大调第六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1012)
马友友:
大 提琴演奏家,为法国出生的华裔美国人,曾获得多座格莱美奖。1999年2月,美国纽约市将曼哈顿东46街与第五大道交叉口的路牌,曾暂时性地换成“马友友 路”(Yo-Yo Ma Way)。马友友为多部电影音乐配乐,其中包括布莱德·彼特主演的电影《西藏七年》,李安导演的《卧虎藏龙》等。
在 巴赫时期,大提琴还是受争论的乐器,而选择它作为独奏写作的乐器,则更是大胆的尝试。在那个时代或更早,有许多作曲家也曾尝试写过提琴家族的演奏作品,这 些作品都在乐曲的铺陈和和声特性上受到限制:这个时代美的准则是如何展现复调旋律之美,而这也是巴赫创作这六首作品的难度所在。在提琴家族中,大提琴尤 甚,同时驱动两根以上的弦演奏对位旋律是不可能做到的。那么,如何借着单旋律的进行,暗示对位旋律的存在,则在巴赫的大、小提琴无伴奏组曲中明白昭示给后 人。
《马友友 巴赫:无伴奏大提琴组曲》荣获格莱美最佳乐器独奏奖,近年来首度以专辑单独装个别发行,DSD技术重新Remastered处理。
CD 1
1-6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. 1 in G Major, BWV 1007(G大调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1007)
7-12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. 4 in E-flat Major, BWV 1010(降E大调第四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1010)
13-18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. 5 in C minor, BWV 1011(C小调第五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1011)
CD 2
1-6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. 2 in D minor, BWV 1008(D小调第二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1008)
7-12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. 3 in C Major, BWV 1009(C大调第三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1009)
13-18 Unaccompanied Cello Suite No. 6 in D Major, BWV 1012(D大调第六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作品1012)
马友友:
大 提琴演奏家,为法国出生的华裔美国人,曾获得多座格莱美奖。1999年2月,美国纽约市将曼哈顿东46街与第五大道交叉口的路牌,曾暂时性地换成“马友友 路”(Yo-Yo Ma Way)。马友友为多部电影音乐配乐,其中包括布莱德·彼特主演的电影《西藏七年》,李安导演的《卧虎藏龙》等。